笔趣阁
笔趣阁 > 大明镇海王 > 第766章,丰收的原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66章,丰收的原野

  大明镇海王

大明辽东。


因为去年扫平了女真各部,再加上原本就已经征服的草原,所以整个辽东地区变的无比的安全起来。


弘治十三年冬的时候,朝廷就已经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迁移了三十多万人口到辽东地区。


弘治十四年,伴随着朝廷财政改革,国库充盈,朝廷的移民力度更大,整个弘治十四年,朝廷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迁移了上百万人口到辽东地区。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当然不仅仅是辽东,朝廷同样也是迁移了数以百万的人口到交趾、象林、郑和、南洋四省这里,以巩固大明对这些地方的统治。


伴随着大量移民的到来,原本显得荒芜的辽东地区开始热闹非凡起来。


辽东原先仅仅只是辽东都司,但在今年,朝廷撤销了辽东都司,设置了辽东省,管辖整个辽东地区。


辽东省所管辖的地方非常的广,大致上相当于后世东三省,外加被毛子给占去的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区。


当然辽东省还并不是大明现在面积最大的省,现在大明面积最大的省份是草原省,草原省几乎管辖了整个北方草原地区,面积非常的广袤,不过人口却是非常的稀少。


此时正值金秋之际,辽东地区的温度开始急速的下降,但是在辽东地区的一片片原野上面,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铁岭南山村。


整个南山村的村民都无比的忙碌,正在忙着收割小麦,储存小麦。


李大毛带着一家老少拼命的在自己的田地里面干活,整个人累的连一口气都不敢歇。


无它,他家里的田地实在是太多了。


他是去年冬天移民到这里的,朝廷这边鼓励移民开垦土地,种植庄家,所有开垦出来的田地都属于开垦者所有,并且还免去三年的税赋。


辽东这里地广人稀,土地极其的肥沃,物产资源无比的丰富。


整个弘治十四年,李大毛一家人都在拼了命的去开垦土地,在南山村外面,一家人整整开垦出了上千亩土地。


很多时候,其实很多田都没有开垦出来,仅仅只是弄了一个田埂就算是圈住了,是自己家的土地了。


但农人嘛,自然是都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李大毛一家也是拼了命的干,尽可能的在自己的田地上种满了小麦、土豆、玉米、番薯、大白菜等等。


整整忙碌了一年,眼看着辽东这边的天气开始变冷,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李大毛一家又开始愁眉苦脸了。


种的地太多了,一家人都忙不过来了。


“呼~呼~”


李大毛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拼了命的干活,时不时站起来看下自己种的麦田,脸上洋溢着笑容却又带着一丝丝忧愁。


大丰收啊,真正的大丰收。


尽管因为田太多,他的管理上非常的粗放,根本就没有像以前在河南老家的时候一样进行精细化的劳作。


但是这辽东的土地是黑土地,非常的肥沃。


河南这边的土地都已经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种植,其实肥力有限,是不如辽东地区的。


土地肥沃,即便是没有精耕细作,再加上辽东这里雨水充足,今年又风调雨顺,小麦大丰收啊。


对于李大毛这样的农人来说,庄家大丰收,这自然是最期盼的事情,这意味着自己一年辛辛苦苦的劳作没有白费。


而且真正让人高兴的是,朝廷免了三年的税赋,这些田地又是自己家的,这意味着,眼前田地之中所有的粮食都是自己家的。


这才是最让他高兴的地方。


如此多的粮食,他们一家人敞开肚子了拼命的吃,也足以吃很多年了。


以前在河南的时候,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一年忙到尾,一家人都吃不上几顿饱饭,甚至于吃饺子都是极其奢侈的事情。


来到辽东之后,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以后顿顿白面馒头,甚至于顿顿吃饺子都不是问题。


有如此多的粮食,一家人根本吃不完,还可以养猪、养鸡、养牛、养羊,以后吃肉也都不是问题了。


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这让李大毛一家也是充满了干劲。


当然不仅仅是李大毛,所有移民到辽东的人也都如此。


刚刚开始是带着极其不情愿的态度迁移过来,很多人甚至于是倒霉的抽到签才移民来辽东的。


但真正到了辽东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好。


朝廷重视,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土地肥沃,随便开垦,开出来就是属于自己的。


辽东虽然寒冷,但寒冷有寒冷的好处,那就是只要干上半年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基本上就可以窝在家里面舒舒服服的躺着了。


很多人都已经写信回自己的家乡了,劝自己家乡的亲朋好友也一起移民过来,这也是朝廷能够大量从关内各省大规模移民出去的原因。


尝到甜头的人自然而然就会带动更多的人出去移民。


不过,李大毛也是比较忧愁。


自己种的田太多了,可是天气都已经开始变冷了,这小麦再不收起来,到时候就要烂在地里面,这是农人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5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5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