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明镇海王 > 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满

  大明镇海王

大明京师,随着临近年关,北风呼啸,雪花飘飘。


一场鹅毛大雪将整个京城给覆盖的严严实实,让原本热闹非凡的街道都变的冷清了许多。


乾清宫内温暖如春,丝毫感觉到冬日的寒冷,甚至于还会让人觉得有些热。


采用了暖气循环系统,一到冬天,煤炭烧起来,源源不断的水蒸气就开始在乾清宫各个区域循环的流动,为整座庞大的宫殿带来热量。


弘治皇帝是书房内,弘治皇帝、内阁三阁老、张懋、佀钟、刘大夏聚集在一起,商讨着国家大事。


“陛下,在辽东地区修建30万人的房屋耗资巨大,国库现在虽有少量盈余,但依然有很大缺口……”


户部尚书佀钟硬着头皮谈起国库空虚的事情来。


他比起前任户部尚书周经来,日子还是要好过不少的,毕竟现在大明蒸蒸日上,各个行业发展迅猛,国库也是渐渐的充盈起来。


原先的时候,国库一年的税银也不到三百万两白银,现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国库的税银收入已经超过七百万两,可以说跟着翻翻了。


不过,虽然银子是多了,而且军费开支也是从弘治皇帝的内帑来出,按理来说国库应该是有盈余的。


但是这国库收入多了,花销自然也是大了,到最后这国库竟然也剩不下多少银子出来。


这一次开发辽东,要现行试点,在辽东这边建造三十万人的房屋,国库这边竟然又再次来哭穷了。


“有很大缺口?”


弘治皇帝微微一愣,接着有些难以置信的看了看佀钟说道:“朕记得国库的税银收入已经高达七百万两,怎么会有很大缺口?”


“陛下,国库的收入是增加了不少,但各个方面的开支也变大了很多,虽有少量节约,但并不多。”


佀钟想了想无奈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要从朕的内帑出了?”


弘治皇帝看了看佀钟,顿时就不满的说道。


这些大臣,一个个尸位素餐,什么本事没有,就专门盯着自己的小金库。


以前的周经号称周扒皮,现在这个佀钟也是差不多,国库一没有银子就盯着自己的内帑,自己现在已经承担起了军费的开支,国库这边竟然连移民30万人的开支都拿不出来。


这让弘治皇帝很是恼火。


“臣不敢~”


佀钟连忙低头。


他也无奈啊,国库的收入就怎么多,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这国库的银子一多,各个地方要的银子也多,他这个管家婆也是难当的很。


当然了,他其实也和周经一样,身为文官,他从来就没有想着去多征税,甚至于不愿意去征税。


一来征税会得罪天下的商人、士绅、地主等等之类的,二来征税也没有什么好名声,会被人骂的半死,毕竟自古以来和税收扯上关系的就没有什么好事。


大明三十税一,本来是非常轻的税收,可是偏偏,这三十税一,这些文官们都不愿意去征收。


这也是大明国库空虚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大明朝廷的官员到地方的官员,所有官员都不喜欢去征税,因为征税会得罪人,没有好名声,对自己又没有什么好处。


到了明朝中后期,税收几乎为零,盐政又彻底崩塌的情况下,大明朝廷可怜的连几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


这也是导致大明灭亡的一个原因之一,朝廷没有钱,想要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佀钟和周经一样,都是稳固,抠门都是很合格的,想办法弄弘治皇帝的内帑也是很合格的,却是不会想着去征税,也不敢去征税。


“哼~”


“你们有什么不敢的?”


“一个个都只是知道盯着朕的内帑,却是从来没有人敢去征税,怕那些商人、士绅比怕朕都更厉害。”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非常的不满。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群臣顿时就沉默了。


说实话,他们这些文官是真的不怕皇帝,反而怕大明的商人和士绅,因为弘治皇帝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可是如果谁要说来征收商税,清查田亩之类的,必然会遭到群臣攻击,很快别说是当官了,甚至于连死都没有地方埋。


弘治五年的时候,国库空虚,边防军备废弛,兵部尚书马文升提议征收商税增加国库收入,这个提议一出来,立即就遭到了群臣的攻击。


上有内阁大臣谢迁坚决强烈的反对,六部尚书、侍郎等等也是反对,下面还有御史、翰林弹劾马文升。


要不是弘治皇帝信任马文升,再加上马文升也根深蒂固的大树,那一次就足以让他下台了。


“每次要办点事情,你们户部这边总说没钱。”


弘治皇帝非常恼火,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要做点事情,户部就说没钱,怼的弘治皇帝无话可说。


要不是刘晋给弘治皇帝弄下了如此多的产业,每年能够赚到几千万两银子,他弘治皇帝是真穷。


但国库是国库,内帑是内帑,总不能一直拿自己的内帑来补贴国库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5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5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