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中华之帝国崛起 > 第两百零一章 东非之张勋的野望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两百零一章 东非之张勋的野望1

  中华之帝国崛起

[燃^文^书库][] 说道张勋,人们想到的就是他带着辫子军的复辟的事情了。|


张勋(1854年12月14日-1923年9月11日),原名张和,字少轩、绍轩,号松寿老人,谥号忠武,江西省奉新县人,中国近代北洋军阀。清末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


清朝覆亡后,为表示效忠清室,张勋禁止所部剪辫子,被称为”辫帅”。1913年镇压讨袁军。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但12日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逃入荷兰驻华公使馆。后病死于天津。


现在的张勋不过26岁,林宏还特意看过他的照片这尼玛绝对是一表人才啊!林宏还特意从系统调出张勋的以前的记录了解了一番。张勋是中国现代史册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以他导演1917年为期12天的清帝宣统复辟而扬名天下。张勋出身贫寒,有过许多义举,捐款在北京建立会馆,资助在京的江西籍学生和贫苦人士,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举世闻名的方志敏、张国焘、许德珩等曾得到过资助,他们当时都是北京大学的江西籍学生,另在奉新还用粮款救济当地灾民和孤儿寡妇。1917年7月21日,孙中山先生在致广西督军陆荣廷的一份电报中称:“张勋强求复逆,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也。”中山先生的评论,正是把张勋的政治态度和他的人格区分开来,分别对待。张勋在朝居高位时,常提拔赣人才子,对赣实惠政策颇多。可以看出张勋如果不是生在清末民初这样的乱世他绝对是一个有作为的一方大员或良将。


1923年9月12日张勋在天津公馆病逝,终年69岁,被废帝爱新觉罗·溥仪赐谥“忠武”。一些复辟派人物及其亲友敌仇,皆纷纷写悼诗、挽联致哀,灵柩经过几番周折运回老家江西奉新安葬,无数赣百姓自发相送,无数名人高位者也纷纷写挽联,成为当年在江西地方上最为轰动的大事之一。张勋这样一个民主革命的罪人,最后竟得善终,还为人为其称颂,这样的怪事也只有在民国那个荒诞的年代才会发生。而最引人注意的挽联却是章士钊和欧阳武所写,不能不说这是历史的玩笑。当时政界闻人和文化名流纷纷致电哀挽,祭文、哀诗和挽联不计其数。后来他的家属在门生故吏的帮助下,专门编辑了一本《奉新张忠武公(勋)哀挽录》,可谓同道者的封神榜。当然,其中也不乏民国要人笔墨,读之颇有堂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5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5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