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 第七章 铜雀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章 铜雀台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孙刘联盟的消息还没传到许都之前,东吴周瑜陨命的消息就先传到了许都。对曹操而言这自然是一件莫大的喜事。而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件大喜事——铜雀台建成了。


铜雀台,自官渡之战曹操大破袁绍,历经平荆襄,战赤壁,护南郡,打合淝历时八年终于于建安十五年建成。此高台立于漳河河畔,甚是雄伟磅礴。而此台两侧又各筑一台,左为玉龙台,右为金凤台。两台虽不及中央的铜雀台巍峨耸立气势如虹,却也各高十余丈,雄伟非常,在邺城十里外便可观其气势。从玉龙台到铜雀台,再从金凤台到铜雀台,俱有长虹相连,接连成气。二桥相通,千门万户,金碧交辉。一时间,邺城上空一派金光紫气,如日中天。相较之下,江东、许都的气运都黯淡了些许。


见此异相,无人不心生慨叹。曹操气运正旺,但任谁都想不通透这一个小小的铜雀台怎的会有这般厉害?就连曹操也没想到此铜雀竟有如此妙用,又加上周瑜新丧,登时一扫赤壁之战的不快以及丧子之痛。


曹操心情大好,立于台上,不由得感慨万千。从前的旧友、故人交互在脑海闪现。可惜,现在俱已不在了。陈宫走了,丁夫人走了(丁夫人思念曹昂,于曹操与周瑜决战赤壁之机密潜鬼门,道行不忌,终落灰飞),两个生命中与自己交织最深的人就这么散去了,不觉别样落寞。


昔年项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很多人认为志短者方出此语。但不可否认,当一个人成功时,唯有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人才能带给他最大的快感。


曹操仰望琼楼玉宇,心潮澎湃,久久不平,藉此脉运,势要气吞南北,横扫六合。当即仰天诗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诗前两句正是追忆故人。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说的正是陈宫。陈宫慷慨赴死,逼自己立下重誓,终生不能称帝;而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指的正是丁夫人,丁夫人已窥大道,可惜为世间俗情所拌,终是未能修成正果。


此诗作罢,丧子之痛,故人忧思,登时一扫而光,豪气万丈。


众臣立在身后,无不称赞。


正自慨叹间,忽听得快马自远及近,众人寻声望去。不多时,但见一兵翻身跃马跑上台前道:


“报!合淝张文远将军急件!”


说话间早递上信来,曹操接过信来展信看去。看罢,脸上登时阴云密布,曹操长吸口气道:


“昔年许都不曾诛杀刘备,致今日大患,实为孤之过也!”


说罢,将信递给其他众臣。荀攸拿过信,但见信上道:荆州牧刘琦病逝,孙权已表奏刘备为荆州牧,将荆州借给刘备,又以其妹相嫁。现下,汉上九郡,皆入刘备之手!


众人看罢,无不惊诧,面面相觑,良久不语。


却听曹操道:


“刘备,枭雄也!现在坐拥汉上九郡,天下怕再难有人能撼动其位了!”


程昱上前一步微微笑道:


“丞相,你且看这天!”


但见青天之上金光紫气,吞万里山河,程昱续道:


“此等天时,区区一困兽,何惧哉?”


曹操闻言寻思片刻,点了点头,长声笑道:


“仲德最得孤心!罢!明日孤当大宴铜雀台,一扫往日阴霾,观我将校风采!”


次日,铜雀台前锣鼓宣天,万余甲兵于台前布阵演兵,金戈铁马,喊杀齐鸣,场面甚为壮观。却见台上曹操头戴紫金冠,身着绿锦袍,凭高而坐立于台前。


文武群臣各分两边,文官俱穿朝服,一个个儒雅飘逸;武官俱是金盔银甲,曹氏宗亲以红袍称底,外姓武将则穿绿袍称底作分,一个个威风凛凛。


曹操立在台上观魏武雄风,不由连连点头,不时与荀攸、程昱等交流心得。


演武方罢,曹操点了点头起身道:


“兵戈虽厉,未尝见我将校风采,未曾尽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5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5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