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君临战国 > 第893章 长平之战 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93章 长平之战 下

  君临战国

秦韩联军每日都要攻打光狼城,给赵军一个除了强攻,别无它法的假象,吸引住赵军的全部精力,攻势因此非常猛烈。


十余日下来,联军死伤枕藉,伤亡人数是赵军的二倍,没有办法,这就是守城与攻城之间,地理优势的体现。


二十万秦军,锐减到了十五万,六万的韩军,也只有三万不足,但是光狼城依然巍峨矗立,没有被攻破。


这些日子,许多将领都心急如焚,但是白起却稳坐中军,冷静等待铁鹰剑士的行动,他们一千多人要绕过山崖峭壁,跨入赵军防区,进入光狼城,的确需要一点时间,当初白起就给了他们半个月的行动期限。


白起在耐心等待之机,同时把他的战策谋计,密报送往了咸阳,当宣太后、魏冉等人看到密折,立即答应了白起的所有要求,包括继续增兵和对赵施反间计。


很快,第十五日来临,铁鹰剑士不负重托,夜中潜入了光狼城偏僻一偶,然后迅速向城内的粮仓和城门、中军指挥营摸去,午夜时,烧毁了粮仓,并夜袭帅帐,制造了混乱,同时发出信号,抢攻城门夺取控制权。


这些日子早已埋伏在城外山林的秦兵,听到城门口的厮杀声,立即全潮出动,里应外合,从一个城门杀入,顿时仿佛决堤的大坝,崩塌之势,不可阻挡。


赵军守将赵希见形势不好,黑夜里破城,根本无法组织大军列阵阻挡,立即吩咐将士撤退,保存三军主力,退往二十里外的第三道防线。


经过一夜的厮杀,秦军终于控制了光狼城,天亮之后清理战场,正午时,白起带着中军诸将,住进了城内,随后下令三军驻守整休,等待后方援军。


因为白起也明白,就倚靠现在不足二十万的兵力,根本攻克不了前方的坚固壁垒,偷袭、耍计谋、布伏兵等手段,对廉颇这个人,没有效果,秦赵真正的决斗,现在才到了关键时刻。


秦韩两军不攻,赵军也不来滋扰,一时形成对峙的格局。


接下来的一个月,秦、韩陆续派来的援军,秦军竟然征调了二十万众,韩军也派来了五万,加上先前的残余兵力,足足四十多万,加上十万运粮、辎重的军夫民役,足足五十万人,对赵国形成泰山压顶之威。


赵国内听闻秦军已经达到四五十万众,不杀到邯郸誓不罢休,都震惊万分。


惠文王赵何立即下令,调动赵国精锐兵力,也往上党一带增兵,同样投入了二十万大军,加上残余的十多万,以及后方近十万的民夫苦力,也有四十万人了。


双方兵力如此之多,以及达到春秋战国以来,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战役,牵动了战国诸侯的神经,可以说,两国谁胜了,谁将在诸侯中占据霸主地位,谁败了,将元气大伤。


魏国、楚国、韩国、燕国都高度关注着上党郡之战的局势。


辰凌由于对上党长平之战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历史,预知未来,能知道白起和廉颇两个人的命运,不过由于这次长平之战,比历史早打了近四十年,两个名将太年轻了,还不是他们人生最高峰的时候,不论带兵、用计、布阵都不是他们最强的时候。


这次没有了赵括,辰凌不能预知战局结果,但是有一点,他和澹台清儿的计策,都是想要借助秦国这边锋利的刀,来斩杀赵国,然后借助东方诸侯对秦国的威慑,在出兵赶走秦军,这样一来,赵国元气大伤之下,燕军可以出其不意,毫不费劲横扫赵国。


辰凌还写下秘旨,一是吩咐郑安平,准备在赵国朝堂内,见机行事,关键时候促成有利于秦国的谣言,对赵国致命一击;二是频繁调动各大军区的精兵,前往易水关和赵燕边界,随时待命出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5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5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